1.54 汉风不灭

推荐阅读: 朝为田舍郎穿越清末当土匪武极天下抗日之特战兵王武炼巅峰中华大帝国明朝伪君子超级家丁大时代里的小军阀重生之北洋新军阀小白杨大唐春大秦工程兵本王在此北方之王封侯绝世唐门大清第一太子晚唐浮生每次都是非人类

便以《春秋公羊传》为例。

同举孝廉。

出身严氏学, 与出身颜氏学的二人, 对《春秋公羊传》的理解,必然有出入。故“诸生试家法”。“家法”的另一层含义,便是“各家之法”。严门学子,考严氏公羊;颜门学子,考颜氏公羊。

一言蔽之。各有章法,无统一答案。

若为《科考》,当如何评判?

还是那句话。新兴事物的出现,自有其历史必然。后世科举制,并不符合大汉风貌。穿越众,谨记。

当如何破?

蓟王已给出答案:《蓟国大百科全书》。只需国典修毕,科举可行。

如再逆推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用意。是否与蓟王同?

科考之所以在唐时,能够顺利推行。只因五胡乱华,汉文明,十不存一。争鸣百家,消亡殆尽。“矮子里拔将军”,凑合用吧。

或又有人言。蜀科何以能行?

如前所说。若在西州开科举,亦无不可。只因西州儒学,多出马融。若大汉十三州皆为一科,则必然大乱。

汉末科考不可通行的大致证据链如下:

版本不同(《熹平石经》已修正儒家七经)、门派各异(五胡尚未乱华)、理解参差(各家皆有不同注解)。

如考寻章摘句,版本不同,各有错漏,乃其一。如考明辨经义,门派各异,各执一词,乃其二。之于考官而言,理解参差,评判标准各有出入,乃其三。

如何统一标准,统一答案。

蓟王承上启下。继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集百家所长,修国典《大百科全书》。

一脉相承也。

如蓟王所言。再有两百年,汉风不灭,汉魂永存。

天下碌碌无为,尸位素餐,“以今度之,想当然耳”,鼠辈何其多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liubeiderichang/192602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