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獒唐 > 番外:关于“凤”“凰”的用法和避讳

番外:关于“凤”“凰”的用法和避讳

推荐阅读: 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老婆请安分终极科技帝国我是军阀超级家丁大唐纨绔公子步步生莲千秋大唐春绝世唐门抗日之特战兵王大雄的爱情故事转德意志的荣耀每次都是非人类明朝伪君子北国谍影重生之抗日风云朝为田舍郎封侯明朝那些事儿

德国被棒子撵回家了,心情不好,写个番外玩玩,解释一下“凤”与“凰”在本书中到底用的对不对。X更新最快

......

在引子那一章,孟苍生规劝李显,对李裹儿用到了:“有雏凤降世,本是喜事,殿下何必徒增伤悲?”的句子。

有的书友指正,此处应是“雏凰”。

....

首先,凤雄凰雌。

这无可厚非,康熙字典点有明确解释,苍山就不抄书了。

大抵意思就是,凤为雄,百鸟之王;凰为鸟群,逐凤而居。

李裹儿显然是个丫头,自然要用雏凰。

嗯....

咋说呢,按照《说解》,还有《康熙字典》的注解,确实是这么回事。

不过,貌似没有这么用的,至少苍山看的史料典籍也不算少了,只发现有叫雏凤的,还没见着雏凰。

因为什么呢?

不是古人用错了,而是没人敢这么用,这是有“避讳”的。

“凰”这个字,最初的意思就是“皇”,是从“皇”字演化而来的。

“凤凰”一词在早期一律写作“凤皇”。

在远古时期,天皇、地皇、人皇、提挺、通姓、有巢、燧人、伏羲、蚩尤共称九皇。

按昭“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皇位传统,这九皇应该也都是同姓族人,而他们的姓氏就是风(凤),正应“凤皇”二字。

“凤凰”最初当然是分开用的。

可是,很可能从夏周时期,“避讳”之俗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汉代,应该就没有敢这么用了。

因为儒家理教的兴起。孝礼:天地君亲师逐渐成为正统大道,对先人与统治者的避讳也就成了社会的普遍认知。

“凰”同“皇”,再叫“雏凰”那就是找死了。

估计皇帝本人可以这么咬一咬字眼儿,毕竟他是老大。

另外,懂这两字区别的文人私下里恭维,偶尔也能叫一叫。

别人...

应该就没有。

孟苍生当着李显的面管李裹儿到“雏皇”,估计就算孟苍生敢叫出口,李显也不敢接。

“雏皇?”

你要干嘛?嫌我死的慢是吧?

....

好了,这属于生僻知识,怪苍山没解释清楚,理所当然了。

多说一嘴关于“避讳”。

避讳,是古社会的一种现象,当然,也不是什么都避。

有三个原则: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为尊者,就是当代帝王。有的时候严一点,本朝历代皇帝都得避讳。

比如刘秀时代的秀才,就不能叫秀才,而改称茂才。

宋仁宗赵祯登基之后,为了避讳他老人家的名字,馒头原本的古称“蒸饼”,就改成了“炊饼”,也就是武大郎卖的那个东西。

再比如十全老

苍山月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aotang/2380711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