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宋杂剧】

推荐阅读: 大唐春神雕后传红楼春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北国谍影大清第一太子超级家丁北方之王穿越清末当土匪锦衣笑傲行武动江湖大唐纨绔公子大时代里的小军阀乌合之众我是军阀北雄晚唐浮生重生之北洋新军阀小白杨辛亥大军阀

宋代的解试(州试)时间不固定,大体来讲,距离京城越远,考试时间就越早,方便偏远士子第二年春天进京赶考。

洋州虽然距离开封不算远,但考试时间跟成都一样,足足提前了两个多月。

到得洋州城外,李含章向众人告辞,他要独自去兴元府参加漕试。

已经走出几步,李含章又转身,把朱铭拉到一边:“大郎,解试你肯定能中,就算不中也能发解。所以,不须担心,放松了考便是。”

“不中也能发解?”朱铭有点没搞懂。

李含章解释说:“我爹和杨知州,可以荐举士子直接发解。只要荐举数量不多,中书省那边一般不会驳回。”

还有这种操作?

朱铭是真不知道啊!

也就是说,朱铭即便不参加地方考试,也能被保送去京城赶考。

这属于地方官“荐举权”的一种,原则上需要中央批准,实际上中央懒得管。反正宋代举人又没啥特权,地方举荐考生再多,中央也无非多阅几张卷子。

没有真才实学,举荐也没用,该落榜还得落榜。

李含章又说:“荐举虽然便利,但总不如考上的好听。大郎可以写篇文章,让我爹熟悉一下笔迹。我爹……是洋州解试的主考官。”

“不必了。”朱铭婉言谢绝。

后门都开成这样了,还要让主考官帮忙,实在是太过跌份儿。

在王安石改革科举之前,州判主考进士科,录事参军主考诸科。改革之后,还是由州判主考进士科,录事参军主考不常设的明法科。

跟明代相比,显得非常不严谨正规,明代的主考官是提学使(道试)和监察御史(乡试)。

但还是那句话,宋代举人没有特权,再作弊你又能咋地?

李含章离开之后,朱铭与其他士子一道,前往文化用品店买纸。

试题纸,需要自己掏钱买。

“几位小相公里面请!”书铺老板热情招待。

郑胖子说:“每人一套试纸,俺来给钱。”

王昶不高兴了:“这是俺家的书铺,谁要你给钱?一人一套,记俺账上。再多来两张,写家状和保状。”

朱铭都不好意思再买墨条了,一旦开口,肯定免费。

众人就在书店里,把各种状子写完。

家状的内容,有姓名、年龄、家庭状况、祖宗三代、是否中过举、中举过几次等等。

保状就是考生互相担保,保证家状上的信息为真。若查出是假的,另外两个担保人一并坐罪。

搞定这些,大家又结伴前往州衙。

就连郑胖子都去了,考不考得上无所谓,重在参与。

礼案吏员办事挺利索,也不存在吃拿卡要,毕竟大部分考生他们得罪不起。

家状和保状,官府验明后盖章。

按理说要出示户口本,朱铭没带在身上,但那文吏也不管。毕竟是八行士子,刷脸即可,

王梓钧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beisongchuanyuezhinan/5094255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