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盗帅 > 第十八章 熟悉的身影

第十八章 熟悉的身影

推荐阅读: 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朝为田舍郎蝉动重生之北洋新军阀本王在此终极科技帝国世家女大唐春此心无垠德意志的荣耀我是军阀神雕后传绝世唐门每次都是非人类明朝败家子小阁老红楼春晚唐浮生明朝伪君子明朝那些事儿

第十八章熟悉的身影

“《兰亭集序》果真不凡!”

李世民双手轻拿书卷两端,目光落在书卷上,眼珠子眨也不眨一下,生怕一眨眼手中的宝贝就会消失一样。

杜荷、李恪相视苦笑。

自从他们将《兰亭集序》呈献上去之后,李世民就跟东郭先生救的那只狼一样,没心没肺的将他们晾在了一旁,独自欣赏着这幅奇珍异宝。双目放着光,口中低语着景仰的话。

能让一个皇帝如此敬仰,王羲之是不虚此生了。

好半响,李世民才恋恋不舍的移开目光,感慨道:“王右军实在无愧书圣之名,朕自诩精于书法,然与他相比却是天地之别,十倍于朕。《兰亭集序》真可谓古今无双……”

直到这时,他才想起杜荷、李恪这两位功臣,瞟了两人一眼,赞许道:“你们干的不错,先退下吧,三天,只有三天,朕要好好把握这三天才行。”他说着,当即不在理会两人,将《兰亭集序》平摊在桌上,拿起mao笔,映照着写法、笔法,临摹而起。

杜荷与李恪再次苦笑,告辞离去了。

杜荷与李恪并肩走在出宫的路上。

李恪依旧如常的与杜荷聊天。

杜荷因对李恪的态度有了些许改变,也不再如原来一样,敷衍了事,而是如常人一般相互jiao谈。

来到皇宫门口,杜荷正与李恪谈着江南开的事情。李恪是吴王,封地也在江南境内。虽说唐朝的王爷不怎么管事,但王爷毕竟是王爷,吴地属他最大。有许多的情况都是要跟他知会一声的。

杜荷比较关心吴地的情况,而李恪亦非是李佑那种二世祖,对于封地不闻不问。反之,他对于江南一切知之甚详,比之杜荷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人在此事上兴趣相投,谈的极为融洽。

李恪道:“要想真的开长江以南的,恪认为还需重挖永济渠,唯永济渠畅通无阻,江南才会真的受益匪浅。”

永济渠属于隋朝运河的一段,是沟通黄河与海河流域的航运水道,全长一千九百多里,在运河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间一段就如一粒老鼠屎,害了一锅汤。

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是一道贯穿南北的水道,非常重要。杨广这个二货看明白了这一点,亲自设计挖掘的方式。这人有专攻,杨广在别的地方可圈可点,但在这种事情上就是十足的二百五,胡1uan指挥一通,天晓得1ang费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在永济渠中央一段,最为关键之处,特别难挖。杨广挥了他异想天开的思维,动工数十万,强行挖掘。

当时他在挖的时候,就有专家告诉他,他这种挖法会坏了河渠的根基,致使淤泥沉淀,堵塞河道。

杨广对此说法不屑一顾,觉得自己是天子,绝对不会错的,固执己见。

于是乎,动用数十万百姓,耗人力无数的永济渠,没用十年就已经开始堵塞,在贞观时期,李世民曾打算利用永济渠运粮,结果因河道堵塞,船队

盗帅二代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datangdaoshuai/41080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