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箭已离弦

第一百五十一章 箭已离弦

推荐阅读: 武动江湖大时代里的小军阀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每次都是非人类朝为田舍郎抗日之特战兵王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穿越魔皇武尊重生之抗日风云世家女中华大帝国步步生莲神雕后传武极天下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武炼巅峰大清第一太子封侯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我是军阀

在最大起飞重量,即执行水平轰炸任务的时候,要达到五百公里,最好能达到六百公里,且两种情况下都得保有十五分钟的余油。

所幸的是,海军对速度指标的要求并不高,甚至降低了速度要求。

这也与实战有关。

在与日本海军的战斗中,中国海军就发现,不管是战斗机、还是鱼雷攻击机,低空速度都快不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防空战斗机在对付鱼雷攻击机的时候,很少尾追攻击,大部分时候都是俯冲攻击。显然,速度快不快并不重要,关键是得有足够的敏捷xìng,以及较高的抗打击能力。

可以说,如果海军没有降低速度指标,以当时的技术水准,根本无法设计出能够满足海军全部要求的鱼雷攻击机。

在海军的众多要求中,最独特、也是最奇怪的,就是采用内置式弹舱。

说得直接一些,就是必须把鱼雷挂在弹舱里面,而不是像“翠鸟”那样,直接挂在机腹下面。

海军在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主要是考虑鱼雷的安全xìng。

当然,这么做也能降低飞行阻力。

问题是,当时海军已经在研制五百五十毫米航空鱼雷,因此鱼雷攻击机的内部弹舱就要做得足够大。

受此影响,“塘鹅”成了一种非常难看的战机。

从侧面看,“塘鹅”的机身又短又粗,就像是一只大肥鹅。也许正是如此,海军才为其取了这么个不雅的名字吧。

严格说来,“塘鹅”不是一种优秀的鱼雷攻击机。

主要就是太笨重了,基本上没有灵活xìng可言。如果不是有厚实的装甲保护,“塘鹅”的战损率肯定会高得吓人。根据中国海军的作战记录,曾经有一架“塘鹅”

闪烁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diguofengyun/881630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