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二百三十章 进军印度洋

第二百三十章 进军印度洋

推荐阅读: 终极科技帝国千秋此心无垠锦衣笑傲行抗日之特战兵王红楼春小阁老辛亥大军阀穿越清末当土匪蝉动大秦工程兵小白杨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末世之三妻四妾北国谍影北雄世家女大唐纨绔公子德意志的荣耀大雄的爱情故事转

资源,而且几乎所有战略资源都能做到自给自足,对海运的依存度非常低。即便海运航线全被封死,中国的战争实力也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此外。在大战爆发前,中国海军根本算不上强大,或者说没有强大到可以蔑视一切敌人的地步。要知道,当时rì本海军的实力就超过了中国海军,而在太平洋对岸,还有更加强大的美国海军。

由此,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在大战爆发前,中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涉及到战争的工业布局、资源生产等等,都以面向国内为主,即做好了在战争期间遭到封锁,无法获取外来资源、只能依靠国内资源的准备工作。

结果就是,中国并不重视海运。

大战爆发的时候,悬挂中国国旗、排水量在五千吨以上的大型运输船只总共还不到一千艘。

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以运输船的载重吨为标准,中国的海运能力在全球排名第五,在美国、英国、rì本与荷兰之后。

问题是,大战爆发后,中国当局也同样不太重视海运。

当然,不是中国当局没有认识到海运的重要xìng。事实上,在击败rì本海军,进攻rì本本土的时候,中国当局就认识到了海运的重要xìng,而且知道战前对海运的忽视,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只是,中国没有能力建造太多的运输船只。

主要就是,战争期间,首先得保证建造出足够多的战舰,即首先得满足海军对作战舰艇的需求,然后才是建造运输船只。事实上,直到大战结束,中国海军的需求都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满足,即战舰的建造规模一直偏低。结果就是,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建造运输船只的规模都

闪烁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diguofengyun/881645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