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刻不容缓

第三百四十七章 刻不容缓

推荐阅读: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大清第一太子明朝败家子神雕后传重生之北洋新军阀小白杨北方之王北雄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明朝那些事儿穿越清末当土匪明朝伪君子步步生莲小阁老世家女武炼巅峰大唐纨绔公子武极天下武动江湖北国谍影

但是在进驻缅甸之后。仍然有很多官兵不适应热带雨林里的恶劣气候环境。一年多里,驻缅部队减员近三万人。而其中两万多都是患了热带疾病。

要知道,这还是发生在后勤保障较为充分的基地里面。

如果军队开出营地。深入到雨林里面作战,那么非战斗减员将更加严重。

综合这些因素,冯承乾坚决反对从缅甸出兵攻打印度,不但不能以此为主,甚至不应该在这边用兵。

冯承乾的观点是,在攻打印度之前,首先攻占锡兰,也就是斯里兰卡。

当时,冯承乾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计划。这就是,避开印度人口最为集中的恒河流域,在占领了斯里兰卡之后,直接攻打印度的阿拉伯海沿岸地区,攻占一座至关重要的港口城市,比如孟买,然后北攻打印度河流域,迅速把战线推进到印伊边境地区,把德军挡在印度之外。

说得形象一点,就是通过这种大跨度进攻,先把印度圈起来。

至于能不能攻占印度,以及在什么时候攻占印度,根本是次要问题。只要中德军队在伊朗会师,那么德军就没有理由出兵印度,而中国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插手海湾,为战后的新秩序打下基础。

首先被说服的就是刘伯恩。

原因也很简单,刘伯恩支持攻打印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控制印度,确保中国在战后独霸印度洋。

虽然吴铁生的胃口很大,也更加照顾陆军的利益,但是刘伯恩已经不是军人,而是中华mínzhǔ共和国总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政治利益,而冯承乾提出的作战计划能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

刘伯恩的态度有所松动之后,吴铁生也不可能继续

闪烁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diguofengyun/881668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