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三百六十三章 质量缺陷

第三百六十三章 质量缺陷

推荐阅读: 武动江湖蝉动老婆请安分大时代里的小军阀重生之北洋新军阀大清第一太子抗日之特战兵王千秋终极科技帝国无敌六皇子我是军阀辛亥大军阀红楼春末世之三妻四妾中华大帝国本王在此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小白杨明朝败家子穿越魔皇武尊

等。

问题是, 战前的美国钢铁业, 主要集中在民用领域。

说得简单一些,美国大量生产的都是普通钢材,而不是用来制造战舰的装甲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美国在大战爆发前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只有海军建造战舰需要装甲钢,陆军几乎没有坦克战车。显然,仅仅是海军的需求,根本无法为钢铁企业提供足够的订单。要知道,即便一年建造一艘主力舰,装甲钢的用量在两万吨以内,而一座大型钢铁厂一年的产量在百万吨左右。

事实上,德意志第二帝国能有世界上先进的炼钢技术,与其机械化部队有很大关系。

说白了,如果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前就着手打造机械化装甲部队,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钢铁企业也不可能飞速发展,也就不可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来研制、生产xìng能加出sè的装甲钢。

可以说,在大战爆发的时候,美国在特种装甲钢领域的研制能力并不强。

虽然在参战之后,巨大的军事需求推动了钢铁业发展,美国的钢铁产量是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连续大幅度增长,但是在特种装甲钢领域,要的不仅仅是巨大的生产力,还有前期的科研积累。

显然,这正是美国的弱点。

到了一九四三年,问题变得加严重了。

这就是,美国陆军也在疯狂的扩充装甲部队,并且大举向红俄与英国提供坦克等装甲兵器,因此美事工业对装甲钢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由此,导致了一个严重结果,即装甲钢的产量满足不了需求。

当时,美国钢铁企业曾经设法提高装甲钢的产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也正是如此,美国制造的坦克战车xìng能平平。拿“谢尔曼”4

闪烁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diguofengyun/881672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