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国争霸 > 飞行毒刺——轻轰-2型“黄蜂”俯冲轰炸机

飞行毒刺——轻轰-2型“黄蜂”俯冲轰炸机

推荐阅读: 绝世唐门千秋末世之三妻四妾大时代里的小军阀重生之抗日风云北方之王中华大帝国明朝伪君子终极科技帝国红楼春朝为田舍郎穿越清末当土匪大唐纨绔公子辛亥大军阀德意志的荣耀重生之北洋新军阀抗日之特战兵王乌合之众无敌六皇子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

此外,提高的功率还赋予了轰炸机更加强悍的性能。

在测试飞行中,换装“风灯3-10” 的原型机飞出了每小时四百千米的最快速度。

性能如此强悍,而且飞行品质得到了改善,海军怎么肯定不买账?

当年年底,海军跟常安航空设备公司签署合同,一次性采购了180架,用来装备六支轰炸机分队。

可问题是,常安公司根本没有对应的生产能力!

虽然拿海军的订单,常安公司获得了一笔贷款,还从渝州政府那获得支持,准备在渝州开厂,但是再怎么快也要到99年年底才能投产,海军要求必须在99年6月底前交付全部轰炸机。

这下,常安公司只能回去找恒兴公司,希望利用恒兴公司的厂房进行生产。

按照正常商业流程,只是合作谈判就要几个月,而且失之东隅的恒兴公司未必肯替常安公司做嫁衣裳。

在帝国海军的干预之下,恒兴公司答应跟常安公司合作。

新历99年第一季度末,第一批量产型交付给帝国海军。

按照惯例,其实是约定俗成,该轰炸机被命名为“黄蜂” 。

在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总共订购了三批,其中前两批全在昌州,也就是在恒兴公司的厂房生产。

直到新历99年底,在新建生产线投产后,常安公司才开始生产。

严格的说,常安公司生产的第三批次的“黄蜂”才达到完成状态。

这也是第一批改进型“黄蜂”,在公司的内部编号为“黄蜂1.1”。海军内部的管理编号为“黄蜂c01”,表示是常安生产的第一批。恒兴生产的则用“h”做后缀,后面依然用数字表示批次。

闪烁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diguozhengba79/2641598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