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722章 粮荒?抬高粮价啊!

第722章 粮荒?抬高粮价啊!

推荐阅读: 北国谍影穿越魔皇武尊红楼春世家女小白杨穿越清末当土匪神雕后传小阁老此心无垠大时代里的小军阀大唐纨绔公子重生之北洋新军阀晚唐浮生乌合之众明朝败家子大秦工程兵无敌六皇子大唐春武炼巅峰北方之王

一旦缺粮(touwz)•(org), 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乱子。

马士英忙答道:“下官已经将情况呈报布政使司◒([头文字小#说])◒『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org), 很快就会调拨粮食,周济严州府。”

李标可没有这么乐观,沉声问道:“预备仓、济农仓、社仓,都没有存粮?”

马士英苦笑着答不出话来。

李标等人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一个王朝的更替,最主要的诱因,其实就是缺粮。

因此古往今来,朝廷都十分重视粮食储备。

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经有了粮食存储的思想。

管仲曾说:“不务地利,则仓粮不盈,积于不竭之仓。”

自秦朝以后,历朝历代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粮仓存储、管理和交接制度。

大明的仓廪制度更是十分严密。

老朱当皇帝之初,就下令天下各县,设立预备仓。

也就是州县在城镇四周乡村设置粮仓,若是遇到灾年,就会开垦粮仓,使百姓免于饥荒。

除了农业税粮外,官府还会出资购买粮食存储粮仓中以备不时之需,称之为籴买。

另外大明朝廷还相继出台了纳粮充吏、纳粮授官和纳粮免考,以及罪囚纳赎等方式,用于筹集粮食,充实粮仓。

各种制度,不可谓不严密、周全,各种政策,也不可谓不优惠。

严州府是浙江仅次于杭州的经济重地,专门用于防备灾荒的预备仓竟然没有粮食,也难怪李标等阁臣为之震怒。

云逍摆摆手,叹道:“不仅是严州府,浙江乃至整个大明,都是制度松弛,仓糜空虚。”

制度再怎么完善,也要靠人去执行。

粮食就是财富,粮仓就是金山银山,官员们想尽千方百计从中吸血。

别说是现在的大明,就连后世,一个小小的县级粮食管理部门,都敢于当面欺哄庙堂执政者。

况且造成严州粮仓中没粮的原因,不止是地方官贪,与弃稻改种经济作物,也有着莫大的关联。

都去种经济作物了,哪里来的粮食填充粮仓?

云真人就是亲爹……马士英慌忙说道:“下官定会以此为鉴,今后……”

李标摆摆手,“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先说说如何渡过这次粮荒吧!”

毕自严皱眉说道:“指望布政司调粮,怕也是杯水车薪。”

(touwz)•(org)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jiazhichongzhendazaodamingribula/5791253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