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光复

第二百一十五章 光复

推荐阅读: 红楼春明朝伪君子小阁老穿越清末当土匪抗日之特战兵王绝世唐门中华大帝国小白杨大雄的爱情故事转明朝那些事儿北国谍影吕布的人生模拟器重生之抗日风云蝉动老婆请安分步步生莲此心无垠大秦工程兵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终极科技帝国

,还一度向国外出口,比如在销售JF-17与FC-20、即J-10的出口型号时,连同把“雷石”制导炸弹在内的几种精确制导弹药卖给了巴基斯坦,而且获得了巴基斯坦空军的好评,为巴基斯坦空军采购第二批FC-20打下了基础。但是在中国空军的武器库里,精确制导弹药仍然不多,甚至连对地打击弹药也不是很充足。

志愿军空军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获得足够多的惯性制导弹药。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这个问题还能解决。

当时,空军提出了一个办法,即委托科研机构开发一种通用制导装置,把库存的各种炸弹改装成制导炸弹。

这个办法并不新鲜,美军一直在这么做。

可以说,美军使用的几乎所有制导炸弹,都是由在冷战期间生产的大量非制导炸弹安装制导系统改装而来的,连JDAM也是用MK系列炸弹改装的。

改装的好处非常多,比如可以有效利用库存弹药,避免在销毁弹药的时候再花钱,还能有效减少制造新弹药的费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更换不同的制导组件,能够非常便利的采用各种制导手段。

联军能快速适应电磁战,就与这个因素有关。

只是,对中国空军来说,开发一种制导组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大规模生产,而且满足战争的巨大消耗,显然更加困难。

到第二次战役打响的时候,南京电子所已经在外贸军火的基础上,开发出了适用于二百五十公斤到一千公斤级别炸弹的制导组件,而且空军还开发出了增程组件,把制导炸弹的投掷距离提高到了一百公里以上。

只是,批量生产刚刚开始,志愿军获得的制导弹药并不多。

在黄峙博决定让战略空

闪烁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ranshaodehaiyang/700463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