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风之后 > 民**史中的以讹传讹9(作者:牛戈)

民**史中的以讹传讹9(作者:牛戈)

推荐阅读: 三国寻娇明朝伪君子每次都是非人类晚唐浮生大清第一太子末世之三妻四妾本王在此我是军阀红楼春重生之北洋新军阀封侯锦衣笑傲行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北方之王乌合之众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大时代里的小军阀中华大帝国大唐春神雕后传

军礼不可当儿戏

因最近影视中,经常出现**军官戴着军帽进入上官室内的戏,还有走在上官右侧并行的戏,还有队列中的士兵行举手礼的戏,感觉至为荒唐,因此就勾起了想要说说关于旧军队礼节的兴致,算是科普,也算抛砖引玉吧。

自从有军队就有军礼。但古代中国的军礼和今天我们施用的军礼有截然的不同。我们今天施行的军礼,象什么立正、正步、举手、举枪、举刀、注目等,都属于西式的军礼。今天要说的,就是这西式的军礼。

一.西式军礼在中国的引进。

最先将这种西方流行的军礼引用到队中的,有三个显要人物,一个是李鸿章,一个是张之洞,一个是袁世凯,而以张袁更著。最早在淮军中,李鸿章开始了对西式军礼的引进。不过李对西式军礼的引进是被动的。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李主观上并不想引进这种属于西方文化范畴的军礼,但因为要使用洋枪洋炮,那些大老粗的兵爷不会用,就引进了不少的洋教练,洋教练教的都是洋操,而洋操中作为制式教练中的立正、托枪、举刀、举枪、正步、分列式等,同时又是军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不管李大人愿意不愿意,这些洋操中又属于军礼的部分,便也随之带到淮军中来。军礼,也就在这无奈之中,悄然起了革命性的改变。比如在此之前,平级相见要作揖,下级见了上级要下跪,实行洋操后的淮军武毅军中,则规定:“各营弁勇……每当途遇长官,无论为其所属与否,均宜垂手侧立以重体制而别尊卑。”这在中国,不啻开天辟地的革命了。

后来张之洞练自强军,也大量使用洋教练,但与李鸿章的消极引进不同,对于西式军礼,张是持一种积极主动大胆的态度来引进的。在《自强军西法类编》中,就明确提出:“相见之军礼宜仿德制,须各营恪为遵守。”在中外营官的关系上,要求:“各洋将与华营哨官彼此均宜礼貌相待,不得盛气相加。”对于洋营官与中国兵的关系,则要求:“洋员不能擅行鞭挞;官兵要相互礼待。”至于所用礼节,又详细规定为:“洋营官来,约离队六步,华营官出令立正。洋营官从左来,哨官排长兵丁等均向左看;若从右来,即向右看。”

到袁世凯练新建陆军,则又比张之洞往前跨越了一大步,不仅明确认识到军礼在练兵中的重要地位,“可见练兵之道,亦应由礼法认真讲求”,而且是“专仿德国章程”,可以说是完全彻底地西化、细化。比如关于官兵衣着,规定:“领队哨官长等办公时应挂刀,以昭敬重。其刀带务扣在军衣内,非至其住房不得解脱。切不准散归时饬差弁携带”。“官长兵勇所有衣钮俱要扣着,除非夏季炎热、破格允准,方可随便。”在规定官兵相见时的礼节时,要求:官长“谒见上宪时,手按刀鞘立正”。要求“所有本军正兵、护勇,遇见本军中外官长,俱应立正,以示礼仪。”新建陆军的这些作法,不仅使其军礼被细化,而且大大改变了清末一贯散漫的军容风纪。就象陈夔龙所称:“旧军诚不免暮气,新军参用西法,生面独升。”

caler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shenfengzhihou/201584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