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仕妖娆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太子赵愭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太子赵愭

推荐阅读: 北雄辛亥大军阀晚唐浮生锦衣笑傲行大唐春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重生之抗日风云此心无垠抗日之特战兵王步步生莲世家女每次都是非人类小阁老我是军阀千秋本王在此中华大帝国大时代里的小军阀小白杨红楼春

随着这张奏呈之后,朝堂风向忽然大变。

原本的局势比较复杂。

六部之中,兵部保持中立,没有倒向任何一位王子,但也对庆郡王赵恺颇多言辞。

当然是不好的一面。

礼部尚书魏杞也暂时保持沉默。

吏部、刑部皆支持赵愭。

工部、户部支持赵惇。

东府三省之中,除了汤思退这位相公,其余众臣也纷纷表态,支持赵愭和赵惇者莫衷一是,反正就是不统一。

而西府之中,虽然庆郡王赵恺接连被贬,但陈俊卿等人还是表态,认为庆郡王有官家勇猛之风,当是立储人选。

三个皇子,都有人支持。

争论于是不休。

官家一直没曾表态,但众人心里看得明白,因为最先提出的谏议大夫和一位六部侍郎亲近赵惇,官家现在的态度更多倾向于赵愭。

而赵恺在官家口中,被提及的次数最少。

随着郭瑊的奏呈上递到临安,一者是鉴于他国丈的身份,再者他也是国家最后的中流砥柱,官家回批的用词委婉许多。

这便让群臣瞬间看出了风向——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

事实怎样,没人说得清楚。

事关立储,临安臣子之间的勾心斗角,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甚至没人说得清楚。

转眼之间,西府的陈俊卿等人保持沉默了。

东府的右相洪适,参知政事诸葛瑾我也忽然诡异的支持赵愭为太子。

汤思退依然保持沉默。

几乎从来不在立储一事上发表过任何意见。

恐怕这也将是汤思退这一生的政治立场:两位皇子都交好,但绝对不明确表态支持哪一个。

也许在汤思退看来,一天没登基的皇子,始终只是皇子。

对于这一点,官家喜欢得不得了。

这边让汤思退的左相位置越发坚定,无可动摇。

不仅洪适、诸葛瑾我表态支持赵愭,原本支持赵惇的人中,倏然间风向大转,竟有大部分上奏支持邓王赵愭为储君。

这下局势瞬间明朗。

支持赵恺和赵惇的人不做声,立赵愭的声音如浪潮一般席卷临安朝堂。

历史被阴差阳错的拉回正轨。

乾道元年,赵昚终于昭告天下,立大皇子赵愭为太子。

赵愭立为皇太子,赵愭的妻子广国夫人钱氏册封为太子妃。

官家又诏令增加东宫侍卫人员,太子赵愭谦让,上奏曰国力正需臣子尽心,作为储君,当为父皇分忧,愿意捐献每月应领杂物。

赵昚降旨赞赏,并表示同意。

于是乾道元年,大宋的东宫之中,迎来了太子赵愭。

历史的洪流,冲破了李凤梧这枚小人物带来的影响,强硬的将轨道拉回原来的轨迹上。

纵然第二次宋金大战,大宋惨胜,赵昚从一蹶不振改为雄心壮志绸缪江山北归,但依然没有改变乾道元年立储的节点。

纵然赵惇和赵恺都有巨大的机会,但依然未能成功。

长皇子赵愭依然为皇太子。

历史的车轮如洪流,碾过了蝴蝶的翅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songshiyaorao/2134066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