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官 > 第二十三章 贵贱两房说承嗣

第二十三章 贵贱两房说承嗣

推荐阅读: 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大时代里的小军阀步步生莲大秦工程兵小白杨世家女神雕后传红楼春锦衣笑傲行大清第一太子乌合之众超级家丁明朝那些事儿穿越清末当土匪此心无垠武极天下老婆请安分抗日之特战兵王晚唐浮生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青洲也争气(touwz)•(org), 中了举人▷(头文&字小说)_[(touwz.org)]▷『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org), 进京参加会试去了。人人都道外九房的日子好起来了,不想天意弄人,青洲在进京途中,遭遇水匪,被斩入水,连尸首都喂了河鱼。青洲媳妇得了消息,大病一场,也跟着去了,留下一双稚龄儿女。王宁氏也刚性,依旧不求不靠,将孙子孙女拉扯大。大孙子也争气,前年十五岁下场应童子试,县、府、院,三关都是案首,连知州大人都亲自传召褒奖。没想到,没等到当年乡试,那孩子就得了急症,没熬过去,说没就没了……外九房虽祖孙三代都有功名,可三代人都年寿不久,家资寒薄,王宁氏也是背了‘刑克’凶名在外,家境好些的,谁舍得送儿子过来吃苦挣命;可也有族里的破落户看上‘举人门户’四字,想要分一杯羹。王宁氏看不上他们,承嗣之事情就拖了下来。如今他们家孙女将及笄,不管是招赘,还是外嫁,嗣子的事情少不得再次提及。”

按照大明律,无子在室女招赘的,需与嗣子平分家产。

两种选择,前者不仅豪富,还是内房一房之长,在族中也有说话身份;后者贫寒,家族旁支,家中只剩妇孺,别无助力。

对于老和尚老说,却不用选。

因此他晓得,对于士林官场来说,家赀万贯,也抵不过“出身清白”四字。

三房有再多的银钱,行的也是商贾贱业,族人对于他的财势会羡慕;可到了外头,真不算什么。若不得家族保全,怕是早就被人吞了去。

外九房尽管穷困,可书香门第,清白人家。对于道痴来说,嗣祖是生员、嗣父是举人、嗣兄是案首,这绝对是到哪里都不丢人的出身。

简直是意外之喜。

一个年将花甲的祖母,即将及笄的姐姐,人口也简单,不需在家人照看上太过费心。

“你明日使人将王宁氏送过来,老衲先见见她……若是她不挑剔道痴的八字,就让道痴承继外九房……”老和尚道。

王老太爷虽为族长,守着宗族一辈子没出仕,可身上也有举人功名。须臾之间,他想明白其中关键,点点头道:“对四郎来说,承嗣外九房确实比三房更妥当些……银钱只是小事,还是当以功名前程为重……”

说到这里,王老太爷有些犹豫道:“十二房三代单传,到了三郎这一辈,才兄弟三个……即便王崔氏不喜四郎,怕是青洪也不会愿意将四郎过继出去……”

舍得将儿子出继的人家,多半是儿子多,家产薄的。而且,通常是旁支过继到嫡支,毕竟人往高处走。

十二房儿子不多,又不缺家产,在族中的地位,也比外九房要高。

十二房在庶子养在外边,十来岁才接回来,在族人中本就有些非议;要是再将儿子过继出去,不晓得会生出什么闲话。王青洪爱惜名声,就算顺着王崔氏的意思,将庶子养在外头,也未必会答应将庶子出继。

老和尚面沉如水,道:“待见过了王宁氏,议定此事,老衲与那混账说。”

王老太爷惊讶道:“您是要……”

老和尚点点头道:“当年的事都过去一甲子,皇帝都换了三次,还有什么可忌

(touwz)•(org)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lishi/tianguan/897244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