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小说 > 其他类型 >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 第 229 章 房相扬言灭满门

第 229 章 房相扬言灭满门

推荐阅读: 和御姐法医同居后我弯了带着嫁妆穿六零[大唐]武皇第一女官月出皎兮蝴蝶轶事和秦始皇一起造反笨笨崽崽成为娃综对照组后任务又失败了广府爱情故事千山青黛天才维修师贪睡大爆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普通人,但外挂是神明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咸鱼女配在年代文躺赢小漂亮被偏执室友们缠上[穿书]我跟他不熟重生在夫君登基前

了两汉时的察举制。

两汉被举荐的孝廉入京后要经过考试才能授官,隋文帝将考试规范化,分科取士,是为“科举”。但隋朝时的“科举”不允许士子投牒自举,必须由五品以上官员举荐,才有资格参加考试。而且隋文帝时考试时间也不固定,实际内核仍旧是察举制。

李渊当皇帝后,不仅设立“常科”考试,每年固定考核人才,还在武德五年允许士人向各自州县官员“投牒自举”。

“常科考试”加“投牒自举”,才是后世科举的雏形。

不过李渊当时所下的“投牒自举”的命令,仍旧是让士子先去获得各自州县地方官员的举荐。唐太宗试图让“投牒自举”扩展到士子直接参与科举考试,被魏徵劝了回去。

《旧唐书》曰,“(唐太宗):‘致治之术,在于得贤。今公等不知人,朕又不能遍识,日月其逝,而人远矣。吾将使人自举,可乎?’而魏徵以为长浇竞,又止。”

哪怕魏徵自己也是寒门士子,也认为让士子直接参与考试,会让社会风气变得浮躁,助长自吹自擂之风,必须通过官员的举荐。

这一点在后世人看来一头雾水。为什么向官员推荐自己就不是浮躁,直接参与官府的考试就是浮躁?

但这在当时就是如此。无论是两汉还是魏晋,士子都要先拜到官僚门下,得到官僚举荐才能考试。这样的行为在魏晋南北朝得到巩固,只有通过世家举荐的人才能做官。

举荐的官员就是“举主”,被举荐的士子是“举主”的“故吏”,“故吏”对“举主”有“道德”上的从属关系,这种政治制度又称“二元君主制”。

历史中吕布没有认义父,但杀丁原后名声烂透。这就是因为丁原是吕布“举主”,吕布是

木兰竹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touwz.org/qita/lishiminweididixinshengtoutengzh/5767667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touwz.org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